凯发AG“归雁”还巢变“头雁” 海岛渔村展新颜
发布时间:2023-11-07 19:27:36

  凯发AG从珠海香洲港乘船航行70分钟,便可来到外伶仃岛。这座小岛因文天祥的《过零丁洋》而闻名,因独处海中、伶仃孤立,故名外伶仃岛。

  轮船缓缓驶向外伶仃岛,靠岸后,人们陆陆续续下船,踏上这座海岛的人以游客居多。9年前,陈俊杰坐上前往外伶仃岛的航班,和游客们不同,他是为了工作,也算是“回家”。

  1990年出生的陈俊杰,是珠海市担杆镇新村党总支部书记、村委会主任。他是年轻的“90后”村支书、村主任,是反哺海岛的“归雁”,亦是引领乡村振兴的“头雁”。

  作为渔民的孩子,陈俊杰从海岛走出,又在家乡需要的时候凯发AG,毅然回到了海岛。9年来,他驻守海岛渔村,为创新求索,用实际行动赢得了村民的信任和拥护。今年,陈俊杰获评第一季度“珠海好人”。

  初次见到陈俊杰,是在外伶仃岛的码头。他戴着墨镜,脸庞像每一个渔民一样,被岛上炽热的阳光晒得黝黑。

  9月初,今年来登陆广东的最强台风“苏拉”穿越万山群岛。台风登陆前,陈俊杰忙着组织渔船、渔排作业人员回港上岸,连续在外工作了好几天。“晒得都脱皮了。”他摸了摸脸,“不过没关系,我本来就是渔民的孩子。”

  1990年,陈俊杰出生于庙湾岛一户普通渔民家庭。作为新村原村址所在地,庙湾岛距离外伶仃岛约有14海里,搭快艇需要40分钟。由于交通不便,目前新村村委办公地点设在外伶仃岛。

  像大部分渔民家庭一样,陈俊杰4岁起便跟着奶奶在珠海老城区居住、读书,父母则留在海岛生产生活。只有在放假时,陈俊杰才会回到岛上,和父母一起出海捕鱼。

  毕业后的陈俊杰,顺理成章地在市区找了家电信企业做销售。这份听上去并不轻松的工作让他觉得很满足,稳定的收入,繁华的都市生活,陈俊杰一干就是三年。直到有一天,村里的老书记找到他,鼓励他回海岛发展。

  “一开始我也在犹豫。”陈俊杰坦言,自己回海岛的决定是受了前辈和父亲的影响,“当时我爸也和我聊过,他希望我能为海岛的发展出一份力。”

  2014年初,在村“两委”换届中,陈俊杰被选举为新村村委会副主任,以工作之名再次踏上外伶仃岛,掀开人生中崭新且重要的一页。那一年,他24岁。

  初回海岛,陈俊杰面对的是全新的工作内容:健全档案、收集户口、编写材料……那段日子,他重走海岛的大街小巷,用心观察海岛的巨大变化,快速成长起来。

  2015年9月,有采砂船在桂山岛附近沉没,油污漂到庙湾岛,庙湾岛海岸线多处受到波及。清理海洋重油污只能靠喷洒化学试剂和吸油毡,无疑是件苦差事,陈俊杰身先士卒,从早上六七点干到太阳下山。他的诚恳打动了村民,大家纷纷加入进来,一同出海清理油污。

  在陈俊杰的带动下,村民们仅用一周时间,就完成了原本需半个月的清理工作,海岛生态环境得到保护。在此过程中,村民也对陈俊杰建立起深厚的信任。2017年5月,他升任新村党支部书记、村委会主任。

  从外伶仃岛的码头出发步行两分钟,便能来到外伶仃小学旧址,新村村委会的临时办公室设在一楼。不大的办公室里塞下了办公桌、茶桌和冰箱,陈俊杰没有固定工位,一天中绝大部分时间,他都在外面走动。

  “你不一定能在村委某一个固定工位上找到他,但只要村里有事情,他肯定是第一个出现在现场的人。”新村党总支部挂职副书记余传旗说。

  据了解,新村现有50户、163名户籍村民,村民居住分散,除了外伶仃岛和庙湾岛外,大部分居民居住在珠海市区。长期以来,村委工作人员需要在庙湾岛、外伶仃岛、珠海市区三个片区开展工作。

  “基层工作,就是‘人’的工作。”陈俊杰通过工作人员片区分包的方式,形成“1+1+2”工作小组,由1名镇政府驻村领导、1名村干部、2名后备干部或驻村选调生组成,积极响应村民诉求。

  外伶仃岛属于海岛旅游度假区和传统渔业产区,从事旅游服务业和渔业生产的外来人员众多。在外伶仃岛片区,陈俊杰探索成立了渔村议事协商制度,将居民的日常诉求反馈到“圆桌”上,把基层社会治理的主动权交给居民。

  如何在海岛实施垃圾分类,是新村的一项重要课题。在新村议事协商会上,村“两委”干部、餐饮业代表、民宿业代表齐聚一堂。从生活垃圾定时投放时间,到宣传培训方案,无论是大的策划还是小的细节,都由议事代表讨论决定。

  “这是丰富基层力量的一次探索。”陈俊杰说,“我希望能为村民们打造‘服务型村委’,让村民不断感受到村委服务的新变化。”

  日常工作中,陈俊杰不仅是受村民信赖的“陈书记”,也是“陈代表”。作为市、区、镇三级人大代表,他细心观察村民的实际生活,记录亟待解决的问题,提出涉及道路交通、基础建设、民生项目等40条建议。

  近年来,“陈代表”解决了不少“老大难”问题。对紫云巷油污外溢的情况,他第一时间反映至担杆镇人大,推动紫云巷隔油池及污水管网完善提升工程。“建了新隔油池,排污管道不堵了,再也闻不到臭味了!”紫云巷居民李阿姨高兴地说。

  在星罗棋布的万山群岛中,外伶仃岛风格独特。因其远离都市,人烟稀少,秀丽的自然风光得以受到完好的保护。

  诚然,“碧海银滩”也是“金山银山”。海岛旅游市场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目光,但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闯出一片天,还需要强有力的统筹与规划。

  作为“一村之长”,陈俊杰也担负着为村集体经济强筋壮骨、拓宽村民致富路的重任。

  新村原村址庙湾岛因海底布满稀有的红珊瑚群,也被誉为“梦幻之岛”。2006年,珠海市首个珊瑚自然保护区——庙湾珊瑚市级自然保护区正式设立,其附近海域不能随意开发,提高村集体收入只能另寻他路。

  此前,新村存在村民分散、产业单一等问题,陈俊杰意识到要改变现状,就必须壮大产业。“要盘活原有资产凯发AG,再整合、拓展全镇三条村的资源,避免恶性竞争,让资金利用更有效。”

  2020年7月,陈俊杰推动成立了珠海市联盈休闲渔业发展有限公司。该公司由担杆镇下辖的外伶仃村、新村、担杆村共同出资,主要做旅游开发运营、休闲渔业观光、住宿餐饮等业务。

  该公司的成立不仅促进了村民增收和就业,更壮大了村集体经济,加快了休闲渔业的发展。数据显示,2020年至今,新村村集体年均综合收入约为150万元,村民分红、养老保障资金等较以前翻了一番。

  在海岛工作,不会一直平平稳稳,也会遇到一些危险紧急情况。2018年某日,夜色正浓,陈俊杰接到村民举报,有偷盗者正在村里发包的滩涂地偷海鲜。陈俊杰马上联系村应急分队的5名队员乘上快艇,循着光亮去围堵偷盗者。对方的船只一直不肯停下,强行截停成了唯一办法。

  “顶上去!截停他们!”冒着风险,陈俊杰指挥快艇直接“骑”上对方的船,终于将其逼停,将他们盗取的几百斤海胆成功截下。“说不害怕是假的,但是这是村民的集体利益,我们必须守护好。”

  如今,乡村空心化已成为一个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,在海岛也不例外——海岛上的年轻人屈指可数,像蒲公英的种子一般散落在外面的世界。

  美景如画也需配套支撑。近年来,外伶仃岛的基础设施逐步完善,特别是在2015年,外伶仃岛启动了美丽新渔村改造建设工程,拆除旧房屋,高标准建设住宅区。而今,渔村面貌焕然一新。

  另一方面,海岛的发展也为年轻人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,这对“归雁还巢”的重要性不言而喻。“海岛还是有很多发展机会的,包括旅游业、休闲渔业,只是年轻人在外不了解,需要交流和引导。”陈俊杰说。

  这些年,陈俊杰用自身经历现身说法,带领新村实施“归雁计划”,他逐个排查18岁至35岁的村户籍青年,在微信上成立“新村青年联系群”,提供村、镇的就业政策及岗位信息。在这个微信群中,新村的年轻力量已经突破50人,其中已有5名“归雁”回到海岛工作。

  “归雁计划”的实施让海岛年轻人团结在一起,各级组织部门安排的年轻选调生、政府驻村干部等也为渔村的基层工作带来新的工作方法,村里的后备生力军正在不断壮大。

  今年29岁的陈苑彤是新村本地人凯发AG,目前是村里的后备干部,任村委会主任助理。出生后不久,她就跟着家人去了中山生活。2018年,陈苑彤看着海岛这些年越变越好,鼓起勇气决定回到家乡闯一闯。

  “在村里工作,很多时候面对的都是认识的人甚至是亲戚。我刚来的时候,杰哥就告诉过我,做人一定要公平公正,不能有私心。”陈苑彤说。

  再次回到海岛,周围人总是对陈苑彤说,“在岛上工作要耐得住寂寞。”好在岛上的年轻人也多了起来,来民宿餐饮店打工的、在政府单位上班的……平时在单位食堂,年轻人会聚在一起聊聊天,晚上还会约着一起在海边散步。回岛的这几年,陈苑彤也交了不少同龄朋友。

  轮船缓缓驶向外伶仃岛,靠岸后,人们陆陆续续下船。越来越多年轻人来这座小岛是为了工作生活,而不仅仅是短暂的停留。有了年轻人的加入,外伶仃岛不再伶仃。